阅读历史 |

第二千三百四十五章 人为制作珍稀资源的必要条件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决定好要使用的铸造工艺和材料以后,沐云就开始制作模具。

不得不说,星星铁这玩意儿是真的很好用。

星星铁本身的强度就很高,在与其它物质融合以后,还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晶体结构,大幅提升其强度。

当星星铁的含量达到百分之百,还会相互融合在一起,形成单分子结构,使其与其它物质绝缘,并再次提升其强度。

虽然高层次高品质的星星铁很稀有,低层次低品质的星星铁却有很多,毕竟是一种生成原理已经被破解,并转化成制造工艺,能够量产的资源。

重点是,星星铁的层次和品质再低,其特性却没有因此打折扣,非常适合用来制造模具,只要搞定它们的形状和尺寸,其它什么都不用在意,不像其它的材料,往往需要经过多次加工,才能满足相应的条件。

在经过这段时间的发育和成长,沐云可谓今非昔比,早已掌握自身的力量,在真实之眼的辅助下,很容易就将星星铁打造成一个个的模具。

当然,这里的简单,是对现在的沐云来说,要是其他人来整的话,依旧没有这么容易。

至少,整个过程要繁琐得多。

在没有机械的辅助下,他们得先用木材做出一个个的模型,再将模型置入粘土模具当中,然后透过窑烧等方式,使粘土模具的形状彻底固化。

至于他们怎么确定模型和模具的尺寸问题,就得提一提墨斗、圆规和老虎钳等简易工具。

中国早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,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发明了这些工具,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,标定尺寸和定位加工什么的,真没有想像中的这么困难。

只不过,这些工具大多掌握在各个家族和流派的手上,没有像后世这般广为流传,仅此而已。

有圆规辅助画圆,就能确定中心轴不会偏移;有墨斗辅助标线,就可以轻松地切割出方正的形状。

在这样的情况下,要整出尺寸精确的模型和模具,或许过程十分地繁琐,难度却是不高。

且说,沐云在将星星铁模具打造完毕,并透过淬水的方式使其冷却以后,就将它们依序嵌套在一起。

不多时,就看到一把三米长的星星铁骑士长枪和五米长的星星铁骑士长矛,摆放在沐云的身旁。

要不是这两把嵌套模具的侧面,能明显地看到一条预留下来,供熔液注入的缝隙,根本意识不到这两个玩意儿,只是铸造用的模具。

值得一提的是,除了这两套模具以外,沐云还整了两套一体铸造的模具,摆在舱房的角落。

且说,沐云在搞定模具的部分以后,就开始进行材料的熔炼。

沐云拿出了七个熔炉,其中六个以三角形排列,另外一个摆在三角形的正中间。

最外侧的三个熔炉,沐云分别投入紫铜、阳铜和山铜,内侧呈倒三角形的三个熔炉,则分别投放紫铜和阳铜、阳铜和山铜、紫铜和山铜,以及作为媒介物的材料若干。

别人没有办法制造首阳铜、山阳铜、紫杉铜和首阳山铜等资源,并不代表沐云也没有办法做到。

万物皆有灵,动物如此,植物如此,矿物亦如此。

紫铜,又名灵铜、万应铜,虽然质地较软,但承载能力和能量传导性等方面却很不错,只是层次品质偏低,是二次元宇宙最常见,且普遍运用的类元素资源。

相较于紫铜,紫铜铜母就珍贵得多,不仅能演化出成片的紫铜矿脉,还会在紫铜矿脉演化的过程中,不断地提升其层次和品质。

当紫铜铜母的层次和品质达一定程度,便有可能蜕变成一种名为蕴灵紫母的珍稀资源。

蕴灵紫母之所以珍稀,不仅仅只是因为它成形所需的时间极为漫长,关键在于它能容纳、蕴养和镇压各种无形的力量,包含灵魂的魂力、气运、功德、业力等等。

就某方面来说,紫铜铜母就是一种特殊的矿类生命,而其演化紫铜矿脉并晋阶蕴灵紫母的过程,就是一种生命演化的过程。

是的,没错!首阳铜、山阳铜、紫杉铜和首阳山铜等资源,就是受到蕴灵紫母等矿类生命演化的影响,从而衍生出来的玩意儿。

死物再怎么熔炼,终究还是死物,没有蕴灵紫母等矿类生命演化的气息和磁场,又怎么可能制造得出这些特殊资源?

也就是说,要想透过熔炼、合成等方式,人为地制造出这些特殊资源,必须先赋予它们活性,使其朝矿类生命的方向演化。

重点是,只要起了这么一个头,使其产生矿类生命特有的气息和磁场就可以了。

接着,只要透过符文矩阵或阵法等方式,将其放大成局部性的能量场域,就可建构出制造这些特殊资源的环境。

在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以前,其他人就算再折腾几个大潮纪的时间,也没有办法人为制造出这些特殊资源,只能用前文提到的土方法,将矿脉搬运到相邻的位置,使其自行衍生这些特殊资源,再定期进行采收。

不过话说回来,这些特殊资源虽能透过人为的方式制作,但也只是如此而已,其层次和品质基本上都不会太高,且绝大多数在制作出来以后,都有这样那样的限制存在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