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法迪默的生意经(1 / 3)

加入书签

前文曾提过,商团与商团之间的贸易,是以【进价加一成】的价格为基准来进行交易的。

其中,自产的第一手资源在进行交易时,得以宇宙商协制定的标准售价贩售。

然后,商团在对低层次文明进行倾销时,才能以【市价加一成】的价格作为基准。

这个市价不一定是该文明既有的价格,也可以是商团自行评估的定价,但前提是该文明没有该商品存在,甚至连同类商品都没有的情况下。

为什么要提到这个?

因为次级商团透过上级商团的渠道平行调货,同时存在着上述所说的两个情况。

什么意思?

意思就是说,次级商团若是为了丰富自家的商品清单,长期调集同类商品,亦或者用于自身的发展等等,符合商团与商团之间的贸易规则,是可以用进价加一成的价格从上级商团那边调货的。

可当次级商团是为了单一一笔交易,临时进行商品的调度,然后对低层次文明进行倾销时,只能以市价加一成的价格取货。

重点来了!这个【市价】的定义,本身是存在着区别的。

它可以是当前市场的价格,也可以是市场波动价格范围内的任意价格,包含该商品在市场上的历史最高价格。

若为前者,需再加一成的价格,也就是市价加一成的价格。

若为后者的话,则以市价作为基准。

这便是法迪默透过总督府商团,从御魂商团那边调货时,一般品质的稻米、小麦等粮食,其单价会高达每单位一枚银币的原因所在。

不可否认,这个价格是玩家们炒出来的,可当交易成立并被众人认可的那一刻,它就是有那个市价。

看到这里,会有人或许会问:这件事情很重要吗?值得花这么几百字重申和强调?

答案是:值得。

因为法迪默的倾销之举,让瓦尔星三大联邦对赛特文明四资源的价值有了错误的判断。

米粮这玩意儿属于生活硬需物资,是社会发展最为基础的资源,而在有了基础作为参照以后,才有所谓的奢侈品存在。

又或者该说,在有了基础作为参照以后,奢侈品的存在和概念,才有确切的意义。

因此,米粮的单价就某方面来说,决定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商品的价格。

瓦尔星的粮价和地球华国差不多,一般品质的米粮,一斤也就几块钱。

赛特文明四资源各一单位,便能从总督府这边兑换五万斤米粮,也就意味着一单位钢材、油料和弹药资源,相当于一万斤米粮,铝材资源在此基础翻上一倍,一单位能换两万斤米粮。

以瓦尔星一斤米粮均价两块钱换算,一单位钢材、油料和弹药资源,各约两万块钱,铝材资源则在四万块左右。

然后,三大联邦拿这个兑换比例去进行各种换算,很容易就会产生物价方面的一个误判。

在不了解赛特文明四资源的实际价格的情况下,手上捏着大把资源的三大联邦,哪会有什么顾虑?

当即逮着总督府的商品清单狂怼,疯狂地买!买!买!买!买!

米粮买了,蔬菜买不买?鱼、肉买不买?

在没得选,甚至没东西吃的情况下,能吃到一般品质的米粮、蔬菜和鱼肉,他们这些有钱有势的权贵就很满足了。

毕竟,在别人吃得更差,甚至没得吃的时候,他们还有得吃,光凭这一点就足以维持其优越感。

可在能做选择,而且选择还特别丰富的情况下,他们就会惦着自己的荷包,然后尽可能地与其他人拉开档次。

高品质食材?买!

珍稀食材?买!

高品质的珍惜食材?买!

凡是三大联邦所需要的东西,不管是原物料、实体商品,还是科研理论和相关技术,三大联邦几乎全部买了个遍,低层次和低品质的有之,高层次和高品质的亦有之。

当然,法迪默此举的目的,既然是为了对三大联邦进行商品的倾销,自然不会拿出太过高端,然后超出三大联邦所能负担的价格之商品。

但是,商品清单里面要是没有几样压得住场子,让三大联邦看得心痒难耐,却又狠不下心来购买的商品,显然也是不成的。

重点是,这些东西的数量还不能太多,否则很容易对其价格造成冲击。

毕竟,物以稀为贵嘛!

所以,法迪默在这方面取了个巧,在对这些商品进行限量销售的同时,还进行所谓的限时拍卖,让三大联邦及其内部大大小小的势力,不得不为花大把的资源来争抢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