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二千一百七十九章 古罗斯诸部的发展与差异(1 / 2)

加入书签

古罗斯诸部在分裂以后,各个部族的整体形态虽然看上去都差不多,可因地理环境等因素,还是有些许差异存在。

最典型的,莫过于古罗斯战马的部分。

不得不说,古罗斯战马在得到巫道供奉以后,不仅身体素质等方面有了长足的长进,对环境的适应与改变能力也强大了许多,从其随着古罗斯诸部崛起到鼎盛,再从分裂到现在,仅仅过去几百年的时间,就演化出若干族系。

前文曾提过,出自于乌拉尔山西侧,在山地、平原与丘陵盆地等复杂地形成长起来的古罗斯战马属于重型马,不仅体型大,力量大,耐力强,速度也不差。

不过,古罗斯战马也非全无缺点存在,其最大的短板,就在于其灵活度太差,只要速度一提升上去,转向就会变得十分地困难。

因其强大的身体素质,这样的缺点在平原地形上可谓瑕不掩瑜,可在草原、盆地,乃至于高原地形上,这样的短板就显得极为致命。

为适应这些地形,古罗斯战马的外型样貌与身体素质等等,都有了明显的变化。

高院地区的古罗斯战马,不仅体型更大,力量更强,还有强大的爆发力,并能在极短时间里面将速度提升至最大,就算身边有其它单位阻挡,也能用强大的力量将其顶开,只是庞大的体型也对其带来负面的影响,使其原本就不怎么优越的速度与灵活性次下降。

草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则刚好相反,体型虽然要比一般的中型马来得大,可相较于其它重型马,却明显要小上一号,这使其原本在一众重型马当中,显得十分突出的力量变得平庸了起来。

饶是如此,草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还是拥有堪比同级重型马的力量。

这股力量配合其大幅缩水的体型,带来的就是超乎寻常的速度与灵活性,虽然在一众同级战马当中,这样的速度与灵活性只能说是一流,称不上顶尖,可凭借着其所具备的超强耐力,草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在长途奔袭方面,却是首屈一指的那种。

相较于高原地形和草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,平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就显得平庸了许多,无论是体型、力量、速度,还是灵活性,都没有特别突出的点,就连耐力也比其它古罗斯战马来得差。

不过,就综合能力来说,平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却是最强的,不管在什么样的地形环境,都能稳定地进行发挥,不存在明显的短板。

由于平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不仅要比其它古罗斯战马来得温驯,畜养的要求也比其它古罗斯战马来得低的关系,使其繁殖量要比其它古罗斯战马大上许多,可以说是所有古罗斯战马当中,最适合军队列装的重型战马。

因此,古罗斯诸部对外的战马交易,便以平原地形的古罗斯战马为大宗。

值得一提的是,会被拿出来贩售的古罗斯战马,都是资质相对较差,或不具备图腾神血脉的那种,除非有人对其进行巫道供奉,否则是没有办法达到古罗斯诸部自己使用的古罗斯战马之水平。

这也是古罗斯诸部敢于贩售古罗斯战马,不担心资敌方面的问题之最主要原因。

在说完古罗斯战马本身的差异以后,接下来就得提到其对古罗斯诸部的影响。

东古罗斯的地形最为复杂,所以其所拥有的古罗斯战马种类也最齐全,而这也导致其建筑种类与城邦(部落)的生态最为多样,虽有进行一定的耕作,可更多还是以半放养的畜牧业为主。

南古罗斯则刚好相反,除东面靠近贝加尔湖一带,为成片的草原以外,清一色都是平原地形。

因此,南古罗斯的农业十分地发达,其次才是畜牧业,所以在南古罗斯随处可见成片的农田以及半封闭式的马场,只有靠近贝加尔湖的草原地带,能看到成群的牛羊。

至于西古罗斯的部分,虽然也是以城邦(部落)的形式存在,可因地形环境与新巫道的发展等因素,表现出来的风貌还是比较原始的那种。

除寒冷的冬季以外,城邦(部落)外面随处可见牧民搭建的帐篷、羊圈、牛棚和馬廄,以及赶着牛羊马匹迁徙的牧民。

是的,没错!西古罗斯的城邦(部落)之发展,虽不下于东古罗斯和南古罗斯,却仍保持着游牧的传统,除冬季到来与战争爆发以外,有一大半的人都生活在城邦(部落)外面。

众所周知,单以生产力的部分来说,游牧的效益是怎么也比不上畜牧的,就更不用说是耕作种植了。

因此,相较于东古罗斯和南古罗斯,西古罗斯的人口是最少的,可作为古罗斯诸部的起源地,西古罗斯的总体实力和底蕴,却是最强的那一个。

既然东古罗斯、西古罗斯和南古罗斯之间有这么多的差异存在,其风情民俗等等,自然也有所不同。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